据环球时报报道,美日之间的关税谈判在举行冠达配资,过程充满戏剧性。一开始,美国便摆出了强大阵容,商务部长卢特尼克、财政部长贝森特、贸易代表格里尔纷纷到场。更具戏剧性的是,在谈判即将开启时,突然宣布要亲临现场,甚至连谈判地点都从美国财政部转移到了白宫。特朗普还抛出驻日美军费用负担问题,试图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石破茂(资料图)
美国对日本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,这一举措是其所谓“互惠”关税战略的一部分,目的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。美国对日本出口商品征收24%的关税,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更是被额外征收25%的关税,同时对所有外国进口商品征收10%的普遍关税,即便对部分国家有90天的额外关税暂停期,10%的普遍关税依旧存在。特朗普将贸易谈判与军事支持挂钩,指责日本从美国的国防承诺中获取经济利益,却没有履行所谓的互惠义务。
然而,日本方面并未轻易屈服。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态度强硬,在与特朗普进行了50分钟的会谈后冠达配资,他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,当场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达了“极度遗憾”,还“强烈要求”美国重新考虑加征关税的举措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等媒体认为,特朗普亲自参与这场被其视为“低级别”的谈判,恰恰反映出美国市场压力巨大,特朗普政府急需调整关税策略,美国的焦虑情绪在谈判中暴露无遗。
最终,美日第一轮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。虽然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称取得“重大进展”,但舆论普遍不买账。路透社指出,双方只是表达了善意,除了同意再次会面,几乎没有成果。据赤泽亮正透露,双方仅就后续进一步沟通达成共识,预计本月会举行第二轮谈判。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,会在合适的时候访问美国,具体协议要等他与特朗普会谈后才会签署。这一系列情况表明,美国想凭借在谈判中的不对等地位向日本施压的计划落空了。
石破茂(资料图)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表示,受贸易紧张局势等因素影响,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,但不会进入衰退。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,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,这使得IMF在下周发布的最新一期《世界经济展望》报告中将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速。格奥尔基耶娃指出,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会立刻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。
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并非孤立无援。在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下,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数字基建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,共享技术成果。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了科技水平,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,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。尽管面临贸易战压力,中国凭借庞大的内需市场、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力资源,经济依旧保持稳定增长。在经济结构优化、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新兴市场开拓等方面,中国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。中美贸易战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多维度影响,但也推动中国在经济、科技、国际合作及应对风险等方面不断调整发展,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美国在美日谈判受挫后向中国发出谈判邀请,中国更换谈判代表,这些事件释放出强烈信号。中国已做好谈判准备,但谈判的前提是美方拿出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态度。如果美国继续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,执意打关税战、贸易战,中国必将坚决奉陪到底。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当下,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,任何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都将遭到抵制。未来,中美之间的谈判走向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,值得持续关注。
富祥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